扶贫故事范文(最新10篇)

扶贫故事范文 第1篇

阿布洛哈村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的一个特殊贫困村,这里三面环山,一面临崖,坐落在近1000米的斜坡上,进出村的唯一通道是一条沿着乌依村六组陡峭悬崖而下的村路。206月,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农业农村局干部职工罗俊,积极响应组织号召,选择以一名驻村工作队成员的身份前往阿布洛哈村。在阿布洛哈村第一书记日力色日的带领下,他一路小心翼翼地沿着蜿蜒峭壁行走,经过3个多小时,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迎难而上,困境中的“破局者”

阿布洛哈村生产生活条件有多艰难,可以这样描述:从三组海拔670米的西溪河岸到海拔2650米的乌依乡客运站,垂直落差几近米,徒步上坡最快4小时,村民们购买化肥、学校教科书、生活物资全靠人背和马驮。

年该村这条4公里的通村公路提上议事日程,这条路有一段经过邻村,涉及到伟木村青苗及经济林木等地上附着物损失赔偿。两村就赔偿事宜达不到一致,通村公路项目进度便搁置了下来,罗俊看在眼里,急在心中。在召集村组干部讨论后,罗俊决定与村组干部一同去邻村“谈判”。伟木村提出使用2英寸水管从阿布洛哈村取水的条件,为保障阿布洛哈村3、4组120亩水田的灌溉和人畜饮水,罗俊和对方经过长达12小时的“磋商”,双方终于达成共识。

年12月31日,阿布洛哈村通村摆渡车正式运行,这标志着阿布洛哈的村民告别了人背马驼的时代,打通了阿布洛哈村同外界的联系。从2018年9月9日这条公路正式开挖,到205月23日通车,这一年多时间里,罗俊亲自参与农房损坏勘测、材料预算、水管砸坏后饮水的协调、农民工工资的催讨、修路安全事故善后、本村临时工棚占地协调、对施工单位进行民族政策宣讲、调节矛盾纠纷等工作,期间,还化解了外来施工队与阿布洛哈村村民的言语矛盾纠纷。

夙夜在公,百姓身边的“贴心人”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罗俊一直待在村上未回家。按照要求,他每天组织人员对村里的帐篷户、敬老院、林川小学、卫生院等全覆盖开展次氯酸钠环境消毒,从2月14日到3月21日,历时37天,提振了众人战胜疫情的信心。

在他的驻村日志本上,写满了安全住房施工监督日志,发现的17条疑似质量问题,他在第一时间便与施工方管理人员进行沟通和整改,严格把好村民住房建设的“质量关”。

2019年7月上旬,阿布洛哈村3、4组种植凯特芒果6000株,从项目论证到栽培技术指导,罗俊全程参与并对后期管理提出宝贵建议:采用硼砂喷洒叶片防止落花落果,对大牲畜进行圈养防止伤害幼树等。

2019年6月,罗俊发现阿布洛哈村出现草地贪夜蛾侵害现象,他第一时间将情况上报布拖县农业农村局,通过专家指导和多渠道经验学习,迅速在7月份组织村民进行统一防治,手把手教会大家兑配农药。

村子越来越好,村民们有话要说

“在自家门前买东西就是好,以前想买点什么东西都得翻山越岭出村去买,路远不说,搬运就累得够呛!”村民且沙次干感叹道。

路通后,大家纷纷报考了驾校,有些还把自家的马儿卖了,买起了摩托车。“偶尔拉拉客,也能挣几个钱。”贫困户且沙色聪笑着说道,他也是最早卖马买摩托的人。

“路通后就是好,以前要把种植苗运进村里,用马驮至少得几天,到家时有的已经干枯了。”村书记吉列子日说道。

“终于可以坐车到外面的地方去看一看了!”贫困户阿达么友杂感叹道。村里没有小卖部,阿达么友杂便想着开一家,在罗俊的大力帮助下,小卖部第二天便做了起来,前来买东西的人更是络绎不绝。

两年坚守,他的内心依然豁朗

两年的帮扶工作,罗俊的内心感触良多,他感慨道:“从举目无亲到交心谈友同村民打下深厚的友谊,犹记得当年刚进村时,一个小孩在林川小学门口捧着书读着一首陆游的诗: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扶贫故事范文 第2篇

我叫__,是__镇__村的一名专干,主要负责西南村、姜湾村的计生、扶贫和文明创建工作。说起扶贫工作,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深入其中才能真正体会,而“专干”是这里面最贴近贫困户的一线工作人员。

初接触扶贫工作时,因为程序繁琐,贫困户的识别和退出相对严格,所以常常早上开大会,夜里开小会,接踵而来的业务培训,信息采集、入户走访工作让我感到身体完全吃不消。有一段时间,我甚至情绪波动很大,孩子没时间照顾,家里无暇顾及,我心里常常疑问:我这么辛苦是为了什么?有天晚上,村室紧急开会到深夜,我回到家看到儿子一个人晚饭都没吃,立马给儿子下了一碗面条,看着他吃的那么香,突如其来的愧疚感让我忍不住眼泪打转。儿子感觉到我表情不对,走过来拉着我的胳膊对我说,“妈妈,你别难过,我不碍事,你好好工作吧。”儿子的支持和鼓励给我很大的动力,我想用自己的工作态度告诉他,不管干什么,尽职尽责,善始善终最重要。

__村是镇政府所在地的行政村,我负责村内两个片,共有贫困户73户,摸清每一户贫困户的情况对我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由于有些贫困户是白天出去干活不在家,晚上去晚了人又睡了,所以我们很多专干只能是中午、晚上不吃饭的加紧入户走访工作,胃病、胃痛、头痛发热对我们这些“女战士”来说,已经不算是什么大毛病了。

在多次的走访过程中,我对贫困户姜俊才印象很深。姜俊才家是一般贫困户,他患有腰间盘突出,30多岁的儿子因为残疾只能常年坐在轮椅上。去他家的时候,姜俊才的妻子忙前忙后的招呼我们,因为姜俊才的病情比较重,所以妻子就是家里的顶梁柱,要忙于种地,又要照顾爷俩。从姜俊才家里出来,我们为他申请相关政策补贴,帮助他申请了慢性病本办理,办理低保补助,并邀请他参加种养殖技术培训班,切切实实的解决了基本的生活保障问题。

再次去姜俊才家中,他妻子脸上的笑容显得如此阳光、美好,我想,这也许就是我“为什么干扶贫”工作的最好解答。不光是我,我们的村书记、村干部、其他专干,对扶贫工作都没有一丝一毫的马虎。村书记经常在会上说的一句话就是:“你得给他列出详细的措施,让贫困户知道自己能够脱贫,怎么脱贫,让他们树立必须脱贫的自信感。”政策再好,贫困户不知晓,措施再实,没有落实到位,这都是扶贫工作的漏洞和欠缺,我们扶贫干部就是政策的传播者。

万家灯火都有着不同的故事,每个人心里都有对幸福生活的向往。_,他心里现在最牵挂的还是贫困群众,这是对脱贫攻坚工作最大的鞭策。努力让每一项政策落实到位,让贫困户绽放一张张笑脸,是我今后扶贫路上最大的动力。

扶贫故事范文 第3篇

“我们‘两委’班子刚算了一笔细账,咱们__的集体经济突破万元了!”__市____镇____党支部书记__兴奋地说。

____有104户468人,其中贫困户43户145人,贫困发生率达,__年被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村。

近年来,为摘掉“穷帽子”,__党支部带领村民走出一条强村__的脱贫路子,__现有未脱贫户3户13人,贫困发生率降至,人均收入达万元,牲畜存栏1805头,村民的日子蒸蒸日上。

队伍配强矢志摘“穷帽”

队伍强不强,关键在“头羊”。__年以前,____矛盾纠纷突出,党支部班子不团结、内耗严重、工作不能顺利开展,为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该镇党委下派党员干部__任____党支部书记,全面负责____工作,__年,__由“后进村”变成了“后劲村”。

在下派支部书记的带领下,党支部采取个人自荐、群众推荐、组织推荐的“三荐”方式,选优配强“两委”班子成员,并动态储备3名创业致富青年、大学生村官作为__村后备干部。

创业致富青年包康伟说道:“作为一名90后,我们的想法新、点子多,考虑了很久,我决定回村带领村民发展养殖业。如今,我已是一名村级后备干部,我想要尽我最大的力量,配合“两委”班子帮助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

队伍配强了,支部的堡垒作用也发挥得越来越充分了。____党支部积极争取“一事一议”项目,投资60余万元,新建260平方米村部,切实提升村“两委”班子办公条件及党群服务中心整体服务功能,并做到“三会一课”、党员组织生活制度、党内规章制度等全部上墙,党务、村务、财务等第一时间公开。同时,党支部依托“群众说事点”,全面落实“逢五说事日”机制,每月5日、15日、25日组织村民集中“说事”,着力将为民解难题落到实处,目前,帮助村民解决低保救助、发展产业、建设牛棚窖池等惠民实事30余件。

环境宜居谱写“欢乐颂”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升起,漫步在____绿树成荫的街道,新时代新农村的气息扑面而来,宽敞明亮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生机盎然的庭院经济赏心悦目。

“咱们村子这两年变化很大,家家户户都修建了花园,房子新了,环境美了,腰包鼓了,大家伙儿的精神头儿更足了,日子真是越过越有滋味了。”谈及__里的变化,村民王大叔津津乐道。

为改变农牧民生产习惯和生活习俗,促进人居环境和精神面貌改善,近年来,__党支部筹资万元,扶持30户贫困户按照“三个园”模式发展庭院经济,“小菜园”里栽种了茄子、辣椒、豆角等蔬菜,“小田园”里耕种了油葵、黄豆等经济作物,“小果园”里栽植了锦绣海棠、沙果、李子等果树,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目前,党支部已为80户农牧户累计发放万株果树。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党支部带领村民美化庭院的同时,全力开展村屯绿化工作,在村屯道路两侧累计栽植万延长米的柳树,并在村内无立木林地块栽植1500余棵锦绣海棠,既为村民纳凉避暑提供了好去处,又为村民营造了美丽宜居新环境。

产业引领蹚出“脱贫路”

__年5月,__农牧局派出扶贫工作队进驻该__,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冯玉涛说:“为切实发挥农牧扶贫优势,我们工作队和‘两委’班子经过多方考察论证、评估,最终敲定了发展养殖业作为__脱贫的主导产业,并充分利用__镇‘黄牛特色小镇’的独特区位优势和产业发展优势,拉动贫困户走向致富之路。”

“园有粮、圈有牛,要让村民心里亮堂堂”,一直是党支部的努力发展方向。近年来,__党支部带领村民大力发展肉牛产业,充分利用上级扶贫专项资金万元,扶持35户贫困户购置70头基础母牛,目前已生产68头犊牛,直接经济效益40余万元,为贫困户稳定脱贫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要想把牛养好,好的场所是关键。为实现贫困户“养好牛”目标,党支部筹资万元,跟进配套设施建设,扶持5户贫困户每户建设1座52平方米棚舍,扶持27户贫困户每户建设1座20立方米青(黄)贮窖池,扶持26户贫困户每户建设1座30平方米储草棚,多措并举助力贫困户实现脱贫。

____,这个地处草原深处的民族特色小村,在脱贫攻坚前沿上演了从贫困村到美丽乡村的华丽“变形记”,如今,党支部带领着村民们正昂首阔步走向致富奔小康的幸福之路。

我的扶贫故事干部征文5篇最新

扶贫故事范文 第4篇

我叫_,现任_区城市综合执法局副局长。在三年之久的帮扶实践中,我始终秉承“拜群众为师、拜实践为师”的理想信念,通过不断创新帮扶方法,提升帮扶能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组织交于我的帮扶任务。

我的帮扶户是__镇四道泉村杨海军一家,他家四口人,杨海军夫妻俩都患有腰间盘突出疾病,干不了重活,女儿上大二,儿子正在读中学,属于典型的因病、因学致贫。每当逢年过节,我都会前往家中,为他们家送去慰问金。在这三年时光中,我曾多次入户了解生产、生活情况、帮助他们解决了很多我力所能及能的困难。

记得有一次,我在入户交谈中深刻感觉到“努力向上、脱贫致富”是他们全家的强烈愿望。杨海军的女儿考上大学后,学费列入了苦恼问题之一,了解到情况后,我决定每年资助元学费,尽管我知道这样的资助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可还是要帮他们先度过难关,再逐渐引导他们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发挥自身潜力将“外部输血”

转化为“自我造血”,依靠自己走向致富道路。

此后,我在每次的入户走访过程中都十分注重帮扶户的心理疏导,根据贫困户的实际,制定适合他们的帮扶计划,准确分析致贫原因,做到有的放矢。2月,我了解到杨海军夫妻对于养羊有着强烈的愿望,同时两口子也具备丰富的养殖经验,但苦于没有发展资金以及前期养驴遭遇市场低迷没挣到钱的原因,“养羊”也就止步于脑海。为此,我开始帮助他们分析发展养羊的产业脱贫前景,并通过自身优势,联系有意参与扶贫公益事业的建筑企业为他们借到了万元购羊资金,同时自己解决3万元,购置了135只山羊。截至目前,养羊数量从无到有已发展到210余只,仅养羊一项产业就可年增收入4万元。养羊实现的可观利润,极大地增强了他家脱贫致富的信心,杨海军于20底偿还了企业借款万元,预计明年将全部还清,现在的杨海军两口子在养羊致富的可持续发展路子上越走越有奔头。

我们经常说“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作为帮扶干部,看着自己的帮扶户精气神儿越来越好,日子越过越红火,心里是真的高兴!今后,我将继续围绕精准脱贫总目标,在思想、感情和行动上与群众打成一片,解决好“扶什么、

怎么扶”两大问题,确保帮扶措施行之有效。

扶贫故事范文 第5篇

__区__镇梅街村地处__市__区“南山片”,是__省“十三五”贫困村,村民都非常好客,只有一户例外,就是珠屋前的刘攸芳家庭,门牌号“珠屋前一号”,一年四季房门紧锁,与外人基本没有来往,让人感觉很是“另类”。

油米不进,连吃“闭门羹”

说是家庭,其实就刘攸芳和弟弟刘金石兄弟俩,刘攸芳63岁,刘金石48岁,“两条光棍”,村里20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之一。因为兄弟俩的“另类”,不见外人,可苦了我们的扶贫干部__。去年村里建结对帮扶联系卡时,要求有帮扶干部与贫困户的合影照片,__就跟我“倒苦水”:“朱书记,我连他家的门都进不了,怎么合影呢?”送他家的食油、大米,一概被拒之门外,“几天后去上户时还放在门口。”兄弟俩也没有办理身份证,也没有存折,低保、耕地补贴等政策款无法打到折子上,也没有手机。逢年过节的慰问品,村干部也送不进门。

村里竟然有这样的贫困户?不见人,不要物资,人长什么模样,紧锁的房门里是怎样的生活状况?我和__一次又一次上门,一次又一次吃“闭门羹”。邻居朱五秀大姐告诉我们,刘攸芳家的大门基本不开,有时会开后门,但一有什么风吹草动便会赶紧关上,这种情况已经有十多年了,“以前不会这样的。”

院子里杂草长得齐腰高,__用铲子帮除干净。过段时间草又疯长起来,__干脆买来了除草剂,房前屋后喷洒了个遍。面对扶贫干部的真心帮扶,邻居朱大姐对刘攸芳的“不开门”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使劲敲着大门:“石生(刘攸芳的小名)、金石,人家干部是真的为你们好仂,打开门来呀!”

精诚所至,用心拉近距离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有意思的是,弟弟的名字就叫“刘金石”。去年快过年时,我和__再一次来到了他家,发现有惊喜,后门打开来了!我难抑心中的激动,轻推房门走进了屋里。屋里,黑漆漆的,一股浓重的霉酸臭味熏得我往后倒了几步。矿泉水瓶、摩托车轮胎、塑料袋等垃圾堆满了整个屋子。“朱书记,金石应该就在这屋后不远,瞧,他就在竹林后边!”邻居朱大姐惊叫起来,我顺着她手指的方向快步出了房门,朝竹林快步走去,终于见到真人了,一个背影。“金石,金石,我们是扶贫干部,想跟你聊几句!”我在后面追,金石在前面跑,我们俩在竹林里绕圈圈。这是我和刘金石第一次“见面”获得的“珍贵礼物”,最后我也只好作罢。

不面对面,哪能了解真实情况?哪能开展精准扶贫?不能因为兄弟俩的“另类”,就放弃帮扶,脱贫攻坚的道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今年上半年的一个大清早,我“突袭”了“珠屋前1号”。我把摩托车停在了山脚下,然后悄悄上山,为的就是少一点“风吹草动”。

早6点,好巧,有人在家,大门开了!一个壮汉祼着上身正在门口搓洗衣服,凭着我手头掌握的资料,他应该就是弟弟刘金石。“刘师傅!”我叫了一声,“嗯”,他抬头,见到我这个陌生人,很是吃惊。我赶紧做了自我介绍,并指着墙上的第一书记公示牌,“这就是我呀!”此时,一个年纪稍老的男子端米走出大门口,刘攸芳无疑!从没照过正面的兄弟俩我终于终于见着了。刘攸芳看着我,“哼哼、哼哼”傻笑着。“这是朱书记,县里派来的书记!”不知什么时候,邻居朱大姐过来了。

这是我第二次走进这个家庭。客家女出嫁有一个仪式去男方家“查家”,掌握最真实的家底子。我也来了一次“查家”:土砖房两层,楼下一大厅四个房间,哥哥刘攸芳住左前房,其它三个房间包括大厅堆垃圾;楼上左后房弟弟住,其它垃圾遍地,弟弟房间的蚊账上全是蜘蛛网,与屋瓦相连;厨房下,灶台歪歪斜斜的,“这个是我砌的!”看来,刘金石还有些手艺。

朱大姐说,兄弟俩人不懒,会下地种田割稻,也是扎扫把的好手,哥哥也曾娶过一老婆生了一女,后来老婆跑了,十多年前兄弟俩就开始“闭门谢客”了,“不知是受了什么刺激。”灶堂里柴火正旺,锅里热汽升腾,一束阳光透过瓦面照了进来。“家里还有米吗?”我试探着问道。“有的。”哥哥刘攸芳领着我进了楼下右边房间,掀起一个陶罐,借着手机灯光,我见到雪白的大米平到了罐口。“你家平时有肉吃吗?”我问这话后,哥俩一时没作声,随后哥哥嘴里迸出几个字:“三餐炆饭食!”我听懂了,意思就是从来不炒菜,仅吃大米饭。“想不想肉吃?”我补问了一句,哥俩没有回答。根据我的观察,兄弟俩身体、智力没有多大问题,最大的可能就是出了心理疾病。临走时,我提了一个请求:“平时有人在家时,打开门来,好吗?”哥俩依旧没有回答,只是傻笑着。

金石为开,门开了人笑了

后来,我又上了几次门,兄弟俩没开门。

不开门并不等于停止帮扶,根据贫困户脱贫“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标准,理出个性化负面清单“精准”完善。今年六月,开始为兄弟俩装电。电工上门后,打不开门,后来还是我们干部“软磨硬泡”给开的门。几天后我们上门时,发现灯泡被下掉了,估计时怕会产生电费。电灯重新安装后,我告诉兄弟俩:“不要怕缴电费,我朱书记会负责,尽管用,知道吗?”弟弟金石看着我,笑了。两个月后,结合兄弟俩本人意愿,我们组织施工人员对他家的土房进行维修加固,硬化地面、阶沿、门口坪,粉墙,砌水沟,建卫生厕,塑灶台………

十多天后,“新房”落成,左邻右舍、亲朋好友纷纷前来道贺,邻居刘强还送上了一套崭新的饭桌、凳。“家里有没更好看了,更舒服了?”“好,好!”兄弟俩很是开心。其实,在施工的过程中,也是一波三折:不让进门,开工两、三天后又不同意。后来,我们干脆“泡”在他家里,还买来饮料、面包等慰劳施工人员。嘿嘿,慢慢的,兄弟俩也加入到了施工行列,哥哥挑沙浆,弟弟搬砖块。我再次请求:“住上新房子了,平时你们在家要打开来了,好吗?”“好,好!”虽然兄弟俩的声音不大,但这次跟上次真的不一样。

昨天,我又一次来到了“珠屋前一号”,门开着。“刘师傅,刘师傅!”刘攸芳从屋里走将出来,见到是我,满脸笑容。这次,我打算“哄”兄弟俩去派出所办好身份证的事情。

门开了,真好。

扶贫故事范文 第6篇

脱贫攻坚初接触

我叫__,是__市七中的一名信息技术老师,同时也是田营镇的一名帮扶责任人。作为一名教师,我明白教育对孩子的意义。为了能够从教育扶贫上对贫困家庭的孩子给予支持,我加入了“脱贫攻坚”的队伍之中。

扶贫工作一开始,我就包联了高庄2户贫困户,7月份,田营镇脱贫攻坚工作调整,我又分到了李庄3户贫困户。从那以后,除了日常教学工作,我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下乡扶贫。说实话,开始的时候,扶贫工作对我来说就是一片空白。我是个教师,让我给孩子上课还行,但是我包联的贫困户又都是年龄偏大的老人,我该怎么去帮扶,怎么去解决他们的困难,怎么去让他们致富?困惑一直在我心里挥之不去。

帮扶工作入佳境

李贯明是姜楼村李庄自然村的贫困户,今年74岁。李贯明的妻子苏美英今年73岁。老两口因病致贫。207月份是我第一次走进扶贫对象李贯明家。初入李贯明的堂屋,我被地上、桌子上一整袋子一整袋子的空药盒子震惊到了。李贯明和妻子当时就躺在床上,我立刻坐下,询问他们的病情。经过了解,我才知道,原来李贯明患有心脏病,而妻子苏美英因为年龄大,肢体麻痹,患有二级残疾,常年卧床不起。李贯明拉着我的手告诉我,他现在没钱做心脏搭桥手术,家里的1亩6分地也被承包出去了,闺女和儿子基本属于半放弃状态,自己和妻子只能一天天熬日子。听到这些,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回家后,我立刻联系镇扶贫办和学校扶贫工作小组,询问关于大病报补的相关政策。

7月中旬,天气炎热,我正在家里给孩子做饭,突然手机响起来,接起电话听到那端是李贯明微弱的声音,他希望我能去市医院一趟。我丢下手中的锅碗就赶去医院。刚走进医院大门,就看到妹妹,她问我,“哥,你来医院了?是不是来看望咱爸的?”我说,“我这会要先去看一个贫困户,等下就去看望咱爸。”到了门诊,我仔细询问情况,原来是李贯明心脏病需要搭桥,而他年龄大,医院不敢轻易给他做,建议迅速转院。当时我看到李贯明求生、求助的眼神,心里十分难受。我随即向李贯明的女儿提出转院,她问道,家里没有钱怎么办?我坐下来给他们详细介绍大病报补的351政策,让他们回家准备一万块钱,带着扶贫手册、身份证、新农合卡等资料,我找车送他们去了安徽省立医院治疗。经过不懈的努力,李贯明的心脏搭桥手术成功,前后共计花费万元,但是大病补贴报销了其中的绝大部分。李贯明从手术室出来的那一刻,热泪盈眶,他说自己又捡回一条生命,除了感谢我更要感谢政府的帮助。

后来,我积极与镇扶贫办、民政所协调,还帮助恢复了苏美英的低保。李贯明的事情让我对扶贫工作更加有信心,我觉得只要自己对政策了解的透彻,就一定能从政策中找到解决办法帮助他们。一年多来的扶贫工作让我深深意识到,扶贫不仅仅是任务,还是我们拉近与贫困家庭感情的机会,他们的所有改变都是对我工作的肯定。

点滴感动诉真情

20,我分别帮助贫困户朱凤英申请了1500元的养殖资金,帮助高殿品申请了2万元危房改造款,让他盖了三间可以正常居住的瓦房。

年7月,我到李庄李贯臣家中,帮助联系咨询了__市药店关于白血病救助药物相关知识,替他省去很多不必要的药物治疗费用。

万家灯火,华灯初上的时候,我经常奔波在姜楼村和__的住处,有时失约了和朋友们的聚会,有时不能很好的照顾家人,但是能够帮到我的贫困户,我心里还是暖暖的。更何况,我在这个过程中看到了生命的力量,感动的力量,以至于在我以后的人生中树立起一种坚定的信念。漫漫生命长河困难何其多,只要保持一颗坚持的心,荆棘遍布,也阻挡不了前行的脚步。

扶贫故事范文 第7篇

“刘书记热情开朗、性格随和,与村民都说得拢、谈得来,帮助我们解决了很多老大难的问题,还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发展思路,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实事。”自由村党总支书记、主任黄利军这样评价到。

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共乐镇自由村共有174户贫困户。2019年,刘克庆刚到村上担任第一书记,便逐户走访贫困户了解情况,在广泛收集村情民意后,他最终确定“人平两亩桑、脱贫奔小康”的发展思路。通过整村推进,刘克庆和大家齐心协力,实现自由村174户贫困户全部高标准脱贫退出。

从“被点名”到先进的蜕变

“同志们,我们村各项工作都按要求开展了,成效却不明显,还时常在会上被点名批评,我们要改变现状,从后进变先进才行。”刘书记在党员大会上说道。

要改变“被点名”现状,关键在人,重点在举措。刘克庆会同村“两委”商定,从退役军人、返乡创业人士、致富带头人中发掘和培养一批能干事、会干事、干实事的年轻人充实村后备人才队伍。通过这一举措,大大提升了村级干部队伍的战斗力,形成了为中心工作聚焦、为全局工作聚力的良好局面。

结合具体村情,刘克庆从乡村治理入手制定了以社会风气大改善、村级财务大规范等为内容的基层治理“136”工作模式,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把基层治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搭建“乡贤说事、村民话事”平台,提高群众参与村级治理和监督的热情,逐步建立“自治、法治、德治”的治理体系。成果出来后,四川省农业厅、宜宾市委组织部、江安县留耕镇等相关负责人纷纷组队到自由村调研探索发展模式,从被点名批评的“后进”华丽转身,刘克庆以“治”为着力点,统筹推进全村各项工作。

以“绿叶叶”养出致富“银豆豆”

自由村有栽桑养蚕的基础,但栽桑面积小、养蚕周期长是制约蚕桑产业发展的瓶颈。刘克庆大胆尝试,创新采用“村资公司+支部+农户+企业”的“小蚕共育”发展模式,由村资公司提供资金、党员干部带头土地流转和栽桑养蚕、农户积极参与、丝绸公司提供技术,将蚕农的养蚕时间由40天降至17天,周期由4季/年提高到8季/年,桑园面积扩大到1200余亩。2019年自由村蚕茧收入近200万元,100余户贫困户年均增收3000余元。

为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刘克庆鼓励村民们发展桑园林下经济,现在自由村“鸡鸭混养、畜便还田、鱼稻共生”的循环经济已初显成效,依托栽桑养蚕,形成了“山顶竹木旺、山腰经果黄、山脚蚕桑绿、坝里稻花香”的立体产业分布格局,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

让“黑果果”变成“红票儿”

“刘书记,疫情闹得人心惶惶,村里的6000多斤桑葚滞销,你给想想办法嘛,再卖不出去,就只有烂在地里了……”桑农焦急地找到刘克庆。

“要得,我来想办法。”刘克庆语气坚定地回复大家,实际上心里面也没有底。回去寻思了几天,正巧“直播带货”在网上兴起来了,刘克庆抓住这个机会,立刻摇身一变成“黑果果代言人”。他亲自策划并参与录制了《魅力采桑紫》代言视频,积极对接各大媒体帮助宣传,同时发动身边亲朋好友力量,在微信群、朋友圈、微信公众号上分享传播,号召大家帮助销货。

桑葚保鲜时间短,6000多斤存货无法短时间销出去,为最大力度减少桑农的经济损失,刘克庆组织家庭农场和酿酒企业制作桑葚果酱、桑葚养生酒等产品,吸引了大量客户上门订货。蚕农徐淑梅顿时就把紧皱的眉头舒展开了,说道:“刘书记带货,让‘黑果果’变成‘红票儿’,为我们挽回了10多万元的经济损失”。

“借”出集体经济增收渠道

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刘克庆致力推动村资公司资金、资源的市场化运作,他鼓励大家:“我们要把村资公司当成自己的企业来运作,没得钱、没得人,我们就‘借’嘛。”在刘克庆多方协调下,自由村整合各类近100余万元资金,修建蚕房、共育室,通过租赁、入股酿酒企业,实现借“资”生财;组建诚信施工队,实施20万元以内的基建项目和农房建造项目,完成借“人”生财;采取土地流转市场化运作,盘活老旧村公所、集体林地等集体资产的途径,成功借“地”生财。年以来,刘克庆靠“借”,实现自由村集体经济收入万元,纯利润万元。

全面小康的路上不落一个人

2019年,已脱贫户白思奎因罹患肺癌,不能再从事重体力劳动,家庭失去务工收入,存在返贫风险,成了村里唯一的“监测户”。刘克庆了解情况后,积极为白思奎争取低保补助、职工困难补助、子女助学公益金和关爱资金等,并为他提供公益性岗位,帮助白思奎将土地流转给蚕农,收取租金。通过一系列举措,2020年白思奎一家的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了7300元,实现了“全面小康不落一人”的目标。

“刘书记,受疫情影响,春蚕价格下降了近40%,都结茧7、8天了,还不通知收购,恼火了.....”蚕农万天方焦虑地说道。刘克庆得知后,立即到丝绸公司接洽蚕茧收购事宜,经过多次协商和不懈努力,最终丝绸公司同意收购价格从28元/公斤提升到33元/公斤,且立即组织收购,为全村“争”来20余万元收入。

扶贫故事范文 第8篇

“啊,这里是清远吗?怎么比我想象的还要差啊。”不知哪一位同学说了一句。哦,对不起我还没有跟你说呢,今天是我们广东碧桂园学校的同学一起来到了清远莲安希望小学去访贫。

我认识了一个名叫陈丽儿的大姐姐,她有一丝枯黄的头发,两双没有神的眼睛,脸蛋上的皮肤已经爆开了,我这时心里油然生出一种惜老怜贫的感觉。

我不敢再去想他们是多么的贫穷,因为我和她聊天的时间已经不是很多了。我拿起笔来问:“你有没有想过出来工作帮你的爸爸妈妈攒钱呢?”话音刚落,她走到栏杆旁,托着腮帮,歪着脑袋,皱着眉头若有所思。过了一会儿,她终于开口了:“其实我有过许多这种想法,可是有一天我实在是无法忍受这个想法了,我回到家里就跟我的爸爸妈妈说了。我刚一说完,妈妈就跑到了房间里大哭,而爸爸就狠狠地打了我一巴,有点儿想哭的声音说‘这个畜生,我整天活里活外的攒钱,都是为了供你读书用的,可是你却把不想读书的思想告诉我们,你怎能让我和你妈妈有心思去干活啊。’爸爸说完了以后都痛苦起来,后来我也扑在了妈妈的怀里失声大哭,现在我再也没有不想读书的思想。因为我知道,如果我读好书,长大后,出来帮父母攒钱。”听完后,我已经热泪盈眶了,心里突然才感觉自己是多么的幸福,别人家境那么穷还要让他们的`孩子读书,何况我们这些生在富裕家庭里的孩子呢!

谈完话后,我们来到了一个14岁的大姐姐的家。

在去她家的路上我不时闻到了猪屎和鸡屎的臭味,我真的不知道这里农村的孩子是怎样在这种地方生活的?

一进屋里,有一个专门洗衣服的天井,右手边就是房屋。来到了窄小的房屋,我只看见一台破烂不堪的电视机和一张桌子和几把椅子在里面,真是简陋极了。随后我们一起在他们家吃饭,然后我们就一一告别了。

这次我送了一本书给那位小女孩,我带回来的东西不止是番薯,还有那珍贵无比的东西。

扶贫故事范文 第9篇

怀揣青年梦想,书写扶贫篇章

大学毕业,考入公务员队伍,按照组织分配,调入顾集镇人民政府工作至今。

不经意间践行了学生时代的梦想。大学毕业季,站在操场上的我听到一批批将要奔赴西部支援、扎身深山支教莘莘学子的名字,我被他们的事迹感动;一年后的我,按照组织安排,成为刚刚组建的扶贫站一员,“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刻在心中,怀揣着“不负青春”的梦想开始了我的扶贫工作。

“探索、迷茫、坚持、成效”各方交织。月参加扶贫工作的我可谓“_”的基层扶贫工作人员。前期工作的我常常深夜加班制表输入贫困户信息,多次对贫困户“回头看”建档,程序、资料一改再改,工作思路不明;作为新型事物的扶贫工作开始了探索而又迷茫阶段,但也正是一次次的坚持不弃,积极找寻工作方法,最终我们有成效的解决了“六个精准”之首的“对象精准”问题,为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夯实了基础。

见证队伍成长,基层常伴感动

我是扶贫小战士。脱贫攻坚工作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同时作为政治任务,其重要性逐步提高,对队伍建设的要求也进一步提升。扶贫站从最早两人办公,到三人办公,再到九人办公,形成村村有包点、办公室系统运转的高效工作制度。扶贫站工作交流群里大家讨论不止,我们说道,市委徐书记将脱贫攻坚比喻成一场战役,各乡镇是战场,而我们就是手持国家扶贫政策钢枪、在最前沿战斗的小战士,顾集镇扶贫站“我是扶贫小战士”队伍就这样诞生了,我们是青涩可爱但敢打胜仗的队伍。

一支让人感动的队伍。村扶贫专干的付出是取得成绩的保障,听前辈说,在扶贫工作中,村干部经常加班到深夜。许多扶贫专干都是带着孩子的妈妈,但是她们对扶贫的投入和自己孩子一样,我们都开玩笑说给你的孩子取个小名叫“扶贫”,因为责任因为担当,让这支队伍变得令人感动。

愧对家人支持,大义回报社会

可怜父母天下心。底省“第三方监测评估”验收工作是对整年扶贫工作的一次期末考试,上下高度重视,一线工作人员的我们也全身心投入到迎检工作中,经过全镇上下“拧成一股绳”、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共同努力,顾集镇在20底顺利完成省“第三方监测评估”工作,同时完成市年下达脱贫任务。迎检结束后,我带着喜悦的心情回到家。晚餐后,我想陪陪父母散散步,父亲说你忙的那几天你妈被三轮车碰到腿,怕你担心没有告诉你,当时的我心里很难过,但是父母仍然支持我,让我一定要踏实认真工作。家是我最温暖的港湾,我成为了父母的“贫困户”。

一次难以拒绝的饮料。两年的扶贫工作,经历了许许多多,但为一位大娘帮助孩子办理雨露计划的场景却时时萦绕脑海。2016年最炎热的8月份,当时扶贫站只有我一人,为了办好这项工作,我将权限收回到镇里,面对面为符合条件贫困户学生逐一办理。有一位手部残疾的大娘来到办公室,说孩子暑假期间在外务工挣生活费,而办理雨露计划需要的资料大娘不懂,很是无助。于是,我联系学生,帮他网上下载学籍档案、填写申请书、打印照片,将所有资料为大娘办好,大娘很是感动,连声道谢。送走大娘不久,她又拐了回来,手里拿了一瓶营养快线,说“好久没有见过这么热情的年轻干部了,大娘穷,只能给你买瓶奶。”我不收,但大娘一直坚持,盛情难却,我最终收了下来,这是我最难以忘怀的饮料。

牢记自身使命,不负国家召唤

党的十九大圆满胜利结束,脱贫攻坚工作再次写入国家政府报告。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化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点工程。党的十九大做出了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并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打赢脱贫攻坚战做了战略部署。作为这场战役的一份子,深感荣誉和压力,能用自己的行动为国家事业添砖加瓦、帮助贫困户摆脱贫困是荣幸,这份沉甸甸任务是党、群众赋予的信任。我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业务知识、热情服务群众、严谨开展工作,用行动践行十九大精神。

扶贫故事范文 第10篇

“何队长,我们养殖基地的第一拨1500头生猪已经全部出栏,36户贫困户每户分5400元,集体剩万元。第二拨1800头生猪等疫情好转就出栏,看眼下行情,收入肯定比第一拨还要好……”日前,__省__县__镇__村党总支书记__打通了一个电话。

__口中的“何队长”,就是正在市里忙疫情防控的曲靖市纪委监委驻市人大机关纪检监察组的二级调研员何继成。

__村属高寒山区,没有水田,农作物主要以玉米和土豆为主,脱贫难度大。两年多前,老何和其他几个驻村扶贫队员经过多方考察论证一致认为,发展养殖业是比较适宜__村的脱贫路子。可等他们在村里征求意见时,大部分群众却并不买账。

“有国家政策扶持,有企业技术指导和保底价收购,饲料统一配送,粪便发酵后立即装袋变现,这明明是稳赚不赔的生意,群众咋就不同意呢?”驻村扶贫队员们的热情一度降至冰点。

驻村扶贫队员一家家上门走访、调查了解,原来村民对前几年村里搞养殖的几个大户赔光了多年积蓄心有余悸,觉得发展养殖就是个赔本买卖。

“先尝试‘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嘛!”在扶贫工作队报告工作时,市领导的一句话点醒了何继成。

但要引进实力强、效益好的企业到__村投资可不是一件容易事。队员们在市农业局的大力协助下,多次自费到考察认定的某养殖集团西南总部上门推介游说。功夫不忘初心人。经过不懈努力,由上级专项拨款100万元、养殖集团公司注资60万元、全村3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入股,__村生猪养殖基地竣工投产了。

让村民和驻村扶贫队员都没想到的是:第一拨生猪出栏就净赚38万元!

“我们今年打算扩大养殖规模,采取村集体出资、银行贷款、群众入股等方式筹集资金,扩大养殖基地和烤烟合作社规模,再新建一个黄精种植合作社。”尝到甜头的__谈起今后的打算,电话里洋溢着满满的自信。

“你们这么个有16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小村,搞这么大的规模,资金周转得开吗?去年生猪出栏时正赶上价格大涨,碰了个‘好运气’,今后价格走向可不好说哦!”老何打断__的话,提醒道。

“没问题!接替你们的驻村干部已经带着我们与养殖集团公司签订了连续3年包保价全部收购合同,去年成立的种植合作社集体收益万元,47户贫困户户均收入5700元;烤烟合作社带动82户贫困户受益,户均收入9000元……”

脱贫攻坚是干出来的,只要真心干事,就能得到回报。老何还记得组织刚派他到这个只有4个村民小组的__村时,全村没有任何产业,村集体没有1分钱的家底。而如今,__正由脱贫村向美丽乡村迈进。“等战‘疫’彻底__,我们就去看你们……”老何说。

本文内容摘抄自互联网,只做模板演示使用,无其它用途,如您觉得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发送邮件至2012553798#qq.com反馈,本站将立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sirwk.com/gushi/37588c655ca22f7ca1664a2b211188ff.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工作日:9:30-18:30,节假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