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姓氏的历史故事(3篇)

有关姓氏的历史故事 第1篇

国家就是由几个极盛的阀阅大户把持着。尤其是东汉末年的南方,没有他们的支持,就没有政治稳定,皇家也不得不纵容他们,《世说新语》中石崇与王恺斗富的故事就很代表。

石崇本是地方门阀,到了洛阳听说外戚王恺是富豪,有心跟他比富。听闻王家用糖水刷锅,他就命厨房用蜡烛当柴火烧。事一传开,石崇名极。王恺不服,二人比丝绸屏障,王又败了。

他实不甘心,为了炫富,向外甥晋武帝帮忙。晋武帝把宫中的一株两尺多高的珊瑚树赐给王恺。有了皇帝帮忙,王恺底气十足,请包括石崇的一干人来家中摆宴,为的是显摆珊瑚,奚落石崇。众人观之皆赞,唯石崇不屑,顺手抄起铁如意,把珊瑚砸个粉碎。

王恺怒不可遏,皇上赐的怎么就毁了,正要发作。石崇说:“不必生气,还就是了。”便叫家人把收藏的珊瑚树搬来,不一会搬来几十株,三四尺的就有七八棵。王恺傻了眼,只得在这斗富闹剧中认输。

主俭朴的御史中丞傅咸,上疏晋武帝。认为这种奢侈浪费会贻害国家,骄奢淫逸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何以立国?晋武帝看后,不作声张,因为他知道自己解决不了问题,国家经济和政治脉络都控制在门阀手中。逾制之事在后世一定被抄家杀头,但在六朝,皇帝根本不予理睬,任由这些门阀间肆意,不然屁股下面这把椅子可能就坐不安稳了。

这个时代的士大夫们真不可一世。衣冠南渡后,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被王导接到南方登基,朝中四分之三的官员皆与王家相关的人。司马睿也很识趣,给予极大的权力,才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

“马”指皇帝司马氏,“王”就是历史闻名的门阀——琅琊王氏。此家族上溯周桓王二子,王子成父,姓姬,氏王子,名成父。《新唐书》中将秦国名将王翦作为琅琊郡临沂王氏家族的始祖,东晋的王导、王敦,书法家王羲之,卧冰求鲤的王祥,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等皆出此门。

但此前由氏分别出身贵贱,现在姓氏合并了,如何区别?

不难发现,姓氏前面加了一个备注“琅琊”。这是个地名,本世族集团兴于此处,也只有这些地方的王氏是名门望族。琅琊王氏、太原王氏源于一支,其他地方的王氏就不是望族。谢安的陈郡谢氏,袁绍的汝南袁氏,萧衍的兰陵萧氏等都是著名阀阅,后人泱泱不绝为社会中坚。

这种命名方式被称为郡望,“郡”是行政地区,“望”指名门望族,郡望就表示某一地域内的名门大族。

署名时将籍贯置于姓名前,填表中的籍贯一项均是此传统延续。

姓氏深奥的讲究

先秦时,男称氏、女称姓。氏代表着社会地位,女子出嫁之后,就在自己的姓前冠以夫的氏,来表明身份。所以氏是地位彰显,姓指血缘来自何处。

鲁桓公的夫人,是齐僖公之女,齐国君是姜子牙之后,因而姓姜,生于齐国,所以在出嫁前称“齐姜”。后嫁鲁桓公,冠以夫氏,改称“鲁姜”。她死后上谥号“文”,可称“文姜”。

姓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同姓不婚。也就是说,同氏不同姓者可以通婚,同姓不同氏者不可通婚。这是担心近亲结婚的问题。《左传》中就说:“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看来优生的道理自古有之。

当姓氏混淆、门阀制度盛行后,记载世系家谱的谱牒出现了。读书人仕途不顺,干脆为高门大户编撰谱牒。为彰显门庭,这些谱牒往往带着攀龙附凤的成分,有时又被政治权力影响,《百家姓》开篇为赵,也是因成书于北宋的皇帝姓赵。

唐代编修《氏族志》时,将崔、卢、李、郑列为第一等。唐太宗看后大发雷霆,要求以皇族为首,外戚次之的顺序重新编写,就是把和李家打天下的关陇集团的门第提高,巩固当下统治。而崔等山东四姓在建唐时并无功绩,直接被降为第三等,招谁惹谁了。

唐在祖先那里也做文章。李唐_是西魏八柱国李虎后人,有鲜卑族血统,李虎是唐高祖李渊的祖父,为避名讳,唐宋把老虎称大虫。

然而这样祖先并不光耀,于是李唐_自称陇西大姓,把老子李耳当作远祖,这是不太可能的。就像刘备说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为什么碰瓷中山靖王,因为刘胜这家伙有一百多个儿子,后人太多,浑水摸鱼容易,实在脸上贴金。

这金要是贴的聪明也是美谈。汉末高士李膺,不轻易和人见面,除名士和同家之好者全部挡驾。此时孔融随父进京,想一观高人风采,就对李家丁说自己是与李家通好的子弟。

不过当李膺第一次看到这个十岁的小孩,也是一脸诧异,问孔融两家几时交好?孔融说:“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

孔融巧用“孔子问礼于老子”典故,传为佳话。

如今,中国人还是有认祖情节。可以认为是中国血缘传承宗族文化的特色,不仅抬高自己身价,还增加几分荣耀自豪,哪怕是牵强,还是总想着往上靠一靠。

《清稗类钞》中有故事,名叫秦大士的人,觉得自己姓和秦淮河首字同,特别自豪,作诗《游秦淮》:“兴亡莫漫悲前事,淮水而今尚姓秦”,得意的不行。

后来诗人袁枚与他共游西湖,看到岳王坟前跪着的秦桧像,人们又让秦大士题诗,秦很是尴尬。袁枚就戏谑的替他写个对联:“人于宋后羞称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自吹自擂还是少些好,不然自己可能接不住。

不过有姓确实代表荣耀,比如皇帝赐姓。隋唐演义的徐懋功,史书称李勣。他早期率部投唐,成为开国的元勋,被高祖赐姓李,后来又避李世民的讳,把世字拿掉,名字就改为李勣。

姓氏还随着政治发展而改变。北魏鲜卑拓跋氏_,在孝文帝改革后从拓跋氏,改为元氏、长孙氏,孝文帝从拓跋宏改为元宏。这是少数民族_倾心汉化,顺应文化,利于统治所作出的积极举措。

不仅如此,拓跋氏还和黄帝挂钩,黄帝以土德王,鲜卑称土为“拓”,称君主为“跋”,以土为君主的国家,自然源自黄帝。

意识流的解释谁都不会信,但作用使然。将自己和华夏祖先关联,为的是能够服膺中原民众。虽然少数民族以武力征服中原,但在文化上做了汉儒文化的俘虏。硬实力和软实力相争锋,终究能以柔克刚。

姓氏的趣事很多,同为东亚文化圈的日本也有。古代日本平民是没有姓的,姓同样代表出身。

明治八年,日本颁布《苗字必称令》,要求所有人一律名前冠姓,各种事物都被用来当姓。

尊崇传统的,起姓“藤原”;尚武的取古武士之姓,如“本多”;居山谷者姓“山口”……有趣的将“我孙子”做姓。

还有人取姓“犬养”,被刺杀的_好友,日本第29任首相犬养毅就是这个姓氏。

中华姓氏, 本是同根生

华夏民族,炎黄子孙,总是有着血缘从属一脉的情节。这符合儒家的传统,一脉血缘,就使得统治者更有着一统天下的正当性和亲切感。

想法很好,现实需要后人基于_的附会。在汉朝极多,焚书坑儒后,文化亟需复兴,考究的、传说的、正史通论、风言野史都被囊括,建起同根发展的脉络。

先人之事,上千年前,哪怕渊博如太史公,也无法回避局促,因此《史记》被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离骚》内涵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加之芈大夫的卓越文采和胸襟的浪漫诗歌。照应《史记》中很多情节是编的,对比《竹书纪年》有大量史实差异,且后者有相应文物对照,更被史学界认可。

太史公编了什么?一部分就是姓氏由来,说源自三皇五帝,一辈辈排下来的族谱有模有样,归根不过是为统治者找到权力正统的依据,也是人们寻根寻祖所需要的。

但研究姓氏学的人,若不参照族谱和《世本》、《史记》等史载,又何从下手?有记便不会完全子虚乌有。

百家姓第一句,赵钱孙李的前三姓都可以溯至黄帝。

赵:黄帝-昌意-颛顼-(颛顼四子不定)-女脩(女性,皋陶之妻,吞玄鸟卵而生大业)-大业-伯益(舜赐姓嬴,是秦、赵、徐、梁国君之祖)-……-造父(封赵地)-赵氏

钱:黄帝-昌意-颛顼-(颛顼四子不定)-吴回(娶女嬇,孕三年不能分娩,剖腹得六子)-彭祖-……-彭孚(任钱府上士,掌管钱财)-钱氏

为显国威,将敌对的游牧民族也纳入体系。匈奴就被传是夏朝后裔。要说商灭夏后有部分人逃到北方是可能,要说匈奴就是自此繁衍的实在牵强。

从对姓氏脉络记载就很明显,掺杂神话传说。统治者说自己是炎黄后裔有号召力,自己就开始了杜撰。

这种事至今依然,说自己是孔府后人、岳飞后裔特别自豪;要是秦桧、魏忠贤后辈,那是太尴尬。

血缘无法改变尤已,当初甘愿当魏忠贤干儿子的后辈,一定不愿说出口。这也反映中国的血缘文化的传统,面对祖辈的荣耀,再落魄也是值得显摆。

说姓氏的问题,更多是希望从伴随我们一生的姓氏中,一窥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和血缘文明的核心,发现前人的伟大,继承并发扬其中智慧。

来解释开篇问题,为何叫叔梁纥?看过全文或许已有答案了。

孔家是殷商后人。叔梁纥,子姓,孔氏,名纥,字叔梁,鲁国郰(zōu)邑大夫。孟皮也是子姓,孔氏,名皮,叔梁纥的长子,人称孟皮或伯皮。类似姬昌长子叫伯邑考。

叔梁纥先娶施氏,九女无子。后娶妾生子孔皮。但他有足疾,不能主祭祖。叔梁纥72岁时娶18岁颜征在,伴随麒麟口吐玉书征兆,生子孔丘,也就是孔子。

因此,中国人的姓氏,在漫漫数千年的时间里,传承、演变、更替。但是,对于每个人来说,姓氏依然是我们身上最重要的标志。

它记录着,我们的根在哪里。它铭记着,先人们铁马冰河的过往。它提醒我们,勿失勿忘,血脉深处的勇敢、善良与坚韧……

“笑问君从何处来?”

如果岁月是条长河,你我亦能溯源而上,与先人们相逢。那么,姓氏便是我们彼此相认的依据,告诉着彼此:不要忘记昨日的来处,才是抵达明天的希望。

有关姓氏的历史故事 第2篇

杨姓,中华姓氏之一,最早源于春秋时期的杨国,为隋朝国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杨伯侨为得姓始祖。

分布在云贵、四川大部、重庆南部、湖南西部、广西北部,杨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以上,在广西中部,杨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3%.

山东第八大姓陈氏

徐姓,中华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嬴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夏朝徐若木为徐姓始祖。

有关姓氏的历史故事 第3篇

马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嬴姓、子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赵奢得姓始祖,赵奢的子孙后代便以“马服”为姓,后又改为单姓“马”。扶风郡为主要郡望,铜柱堂为主要堂号。

2013年,马姓分布马姓人口为1198万人,占总人口,排名第17位。

马姓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河南()、河北(11%)、山西()、江苏()四省,大约占全国马姓总人口的;其次分布于四川()、安徽()、辽宁()、陕西()、黑龙江()、山东(),六省的马姓又集中了。

各位宗亲,如果您感觉内容不错,请传给更多的王氏宗亲!欢迎各位宗亲提供更多的王氏资料。

知晓王氏天下事,敬请留意“王氏在线”公众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内容摘抄自互联网,只做模板演示使用,无其它用途,如您觉得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发送邮件至2012553798#qq.com反馈,本站将立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sirwk.com/gushi/f7dafc45da369f8581fdf3bd599075aa.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工作日:9:30-18:30,节假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