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孝的故事24孝(推荐8篇)

关于孝的故事24孝 第1篇

01 孝感动天。

舜亲生母亲去世的早,跟着爸爸和继母还有一个异母之弟生活在一起,继母多次想铲除他,

舜虽然知道但仍非常孝敬继母。对弟弟也是很疼爱。舜的孝顺感动了天,大象、小鸟等都来帮他耕种。这就是孝感动天的故事。

02 戏彩娱亲。

春秋时期有一个叫做老莱子的人,这个人非常孝顺,当时他已经七十多岁了,还依然身着五彩衣,手里拿着拨浪鼓戏耍,逗父母开心,一次一不小心跌了一跤,为了不让自己的父母担心,他就直接躺在地上装哭逗父母开心。

03 鹿乳奉亲。

郯子是周朝人,他的父母想要吃鹿乳,于是他就身披鹿皮,准备混到鹿

群中取鹿乳。不巧的是一位猎人将他当做了真鹿,差点用弓箭射杀他。经他解释后,猎人

才知是人,对其行为大大赞赏。

04 为亲负米。

仲由年轻的时候,家里比较贫穷,经常穷的连吃的东西都没有,仲由经常吃野菜,但是却将自己节省下来的钱,买成米,背着米从百里之外回家侍奉双亲。

05 啮指心痛。

这个故事是讲的曾参的故事。曾参年少时家里比较贫穷,但是对母亲却是非常的孝顺,有一次他出去砍柴,家里来了客人,曾参母亲苦于不知道该如何招待客人,于是就用嘴咬自己的手指。而在外砍柴的曾参忽感心痛,马上想到了母亲,心想大概是母亲在召唤自己,于是就赶快回了家去招待客人。

06 芦衣顺母。

春秋时期,有个叫闵损的人,娶亲去世的早,后来父亲给他娶了一位继母,这继母对待闵损非常不好,冬天给闵损穿的棉衣里是芦花,给自己儿子穿的棉衣里却是棉花。闵损父亲发现后要休掉继母,但是闵损为其母求情,请求他不要休掉继母。在闵损的求情下继母没有被父亲给休掉,而继母也字词开始对他疼爱有加。

07 亲尝汤药。

这个故事讲的是一国之君孝敬老人的故事。汉文帝对母亲也是十分的孝顺,有一次他的母亲生病了,于是汉文帝就亲自给母亲煎药,并且每次煎好药后都会亲自先尝一尝才端给自己的母亲。

08 拾葚供亲。

蔡顺是汉朝人,生活比较贫困,每天拾葚供养自己的母亲,有一次一个士兵看到他将黑桑葚和红桑葚分开装,于是就就问他是为什么。蔡顺告诉士兵,说是黑桑葚是给母亲吃的,红桑葚是给自己吃的。士兵听到后大为感动,于是就将自己携带的米和牛送给他。

09 为母埋儿。

郭巨家道中落,而恰逢这时他的妻子又生了一个儿子,郭巨担心因为抚养儿子而无法供养母亲,于是就准备将儿子埋掉,但是在他挖坑的时候,挖到一坛黄金,于是捧着黄金回家,既赡养了母亲又抚养了儿子。

10 卖身葬父。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说起来估计大家都知道,他就是董永。据说董永父亲去世的时候,家里依然很贫穷,于是就准备卖身去地主家干苦力,在去地主家的路上遇到一位美女,于是就将她带到地主家,没有想到的是该女子非常能干,一个月就织布300尺。后来才知道原来这是天上的织女。

11 刻木侍亲。

东汉时有个叫丁兰的人,他的父母去世后,他就用木头刻了父母的像,每次吃饭的时候他都要先供养木像,最后自己才吃,后来他的一位邻居讲双亲的木像打坏了,丁兰非常生气,于是就将邻居暴揍一顿,后来官府来人抓他的时候,那对木像竟流下了眼泪。

12 涌泉跃鲤。

姜诗是东汉人,他的妻子每天取长江水(婆婆爱喝),做婆婆爱吃的饭。有一次他的妻子回了晚了,姜诗怀疑她不孝敬自己的母亲,于是就将妻子逐出家门。后来才发现是误会了妻子,于是又将妻子请了回来,令他没有想到的是院子里突然冒出泉水,而这泉水味道和长江水一模一样,而且每天还会涌现出两条鲤鱼。

关于孝的故事24孝 第2篇

孝 传 五 世

至孝事亲世颂扬    子孙代代仰遗芳    同居五世人崇仰    感动枫宸诏表彰

陈侃,字君和,宋朝永嘉人,事亲至孝,名遍四方。  其事双亲,温顺恭敬,百依百顺,竭尽所能,以博欢心,遇亲有病,则自奉汤药,日夜在侧奉侍,既卒,哀恸欲绝,克尽 [生事尽力,事死尽思] 之圣训。  其孝行,家人引为典范,是以代代子孙,相连效法,人人弘扬孝道。  陈侃以一己之孝,引导全家成千的大族,上慈下孝,兄友弟恭,夫唱妇随,妯娌和合,满堂春风,和气蔼蔼,得以五世同居,传为佳话。 朝廷特旌表其门闾曰: [孝门陈君]  ,乡人咸称其门为: [陈孝门]。

关于孝的故事24孝 第3篇

埋儿奉母

原文: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儿可再有,母不可复得。”妻不敢违。巨遂掘坑三尺余,忽见黄金一釜,上云:“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诗赞: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

译文:汉代隆虑(今河南林县)人郭巨,家境非常贫困。他有一个三岁的男孩,母亲经常把自己的食物分给孙子吃。郭巨对妻子说:“家里窘困不能很好地供养母亲,孩子又分享母亲的食物。不如埋掉儿子吧?儿子可以再生,母亲如果没有了是不能复有的。”妻子不敢违拒他,郭巨于是挖坑,当挖到地下三尺多时,忽然看见一小坛黄金,坛子上写着字:“上天赐给孝子郭巨的,当官的不得巧取,老百姓不许侵夺。”

关于孝的故事24孝 第4篇

拾葚供亲

原文:汉蔡顺,少孤,事母至孝。遭王莽乱,岁荒不给。拾桑葚,以异器盛之。赤眉贼见而问之,顺曰:“黑者奉母,赤者自食。”贼悯其孝,以白米二斗、牛蹄一只与之。

诗赞:黑葚奉萱闱,啼饥泪满衣。赤眉知孝顺,牛米赠君归。

译文:西汉末年汝南(今属河南)人蔡顺,很小就丧父成了孤儿,对待母亲非常孝敬。当时正遭遇王莽篡汉之乱,年景也是荒年,粮食不够吃,只得拾桑葚果(充饥),并用不同的器皿盛着。(一天)赤眉军(汉末义军,统治者污为贼)撞见他后就问道他(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器皿里?)。蔡顺回答说:“黑色熟透的桑葚是供老母食用,红色未熟的桑葚留给自己吃。”赤眉军同情他的孝心,送给他白米两斗、牛腿一只让带回去供奉他的母亲(以示敬意)。

关于孝的故事24孝 第5篇

遂 成 母 愿

母嘱筑桥志必坚    晨昏耿耿操心田    耐劳克苦宗亲愿    今古颂称至孝贤

宋朝,蔡襄 (世传蔡端),自幼秉性至孝,未敢违悖母命。 宋仁宗时,其母携蔡襄乘小舟经洛阳江往惠州途中,遇强风翻落江中,幸被拯救,始免淹没。  其母卢氏经常述及此一遭遇,勉励祭襄力学,求取功名。 将来在洛阳江上筑造大桥,造福人群。  及其长大,不负母愿考中进士,任端明殿学士,屡向皇上请求回乡未获准,终获派为泉州知府。  回乡后,谨遵母意,积极筹款造桥,不眠不休,亲自督工,克服万难,终能筑成洛阳桥利济后世,完成母愿。

关于孝的故事24孝 第6篇

原文:汉丁兰,幼丧父母,未得奉养,而思念劬劳之因,刻木为像,事之如生。其妻久而不敬,以针戏刺其指,血出。木像见兰,眼中垂泪。兰问得其情,遂将妻弃之。

诗赞:刻木为父母,形容在日时。寄言诸子侄,各要孝亲闱。

译文:东汉河内(今河南黄河北)人丁兰,幼年父母双亡,他没有机会奉养行孝,因而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对待雕像如同活人一样(凡事均与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自己才用,出告归省从不懈怠)。她的妻子因为日久生烦,对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用针偷偷地刺木像的手指玩,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后来木像见到丁兰后,眼中垂泪。丁兰查问妻子得知实情,就遂将妻子休弃。

关于孝的故事24孝 第7篇

原文:后汉黄香,年九岁,失母,思慕惟切,乡人称其孝。躬执勤苦,事父尽孝。夏天暑热,扇凉其枕簟;冬天寒冷,以身暖其被席。太守刘护表而异之。

诗赞:冬月温衾暖,炎天扇枕凉。儿童知子职,知古一黄香。

译文:东汉江夏的黄香(博通经典,文采飞扬,曾任魏郡太守。著有《九宫赋》、《天子冠颂》等),九岁时母亲去世,终日思念感怀,极其感切,乡党们都夸他孝顺。他见父亲劳作辛苦,伺候父亲非常尽心。夏天酷热,他用扇子为父亲扇凉枕席;冬天寒冷,他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太守刘护大为惊喜,特意表彰了他。

关于孝的故事24孝 第8篇

原文:汉姜诗,事母至孝;妻庞氏,奉姑尤谨。母性好饮江水,去舍六七里,妻出汲以奉之;又嗜鱼脍,夫妇常作;又不能独食,召邻母共食。舍侧忽有涌泉,味如江水,日跃双鲤,取以供。

诗赞:舍侧甘泉出,一朝双鲤鱼。子能事其母,妇更孝于姑。

译文:东汉四川广汉人姜诗,对待母亲非常孝敬。后娶妻庞氏,她对婆婆照顾的更加周到。姜诗的母亲天生喜欢喝长江水,其家距长江六七里路,庞氏亲自去江边水奉养。老太太还特别爱吃鱼肉,夫妻就经常做鱼给她吃。老人还不愿意自己独自吃,要请来邻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天气恶劣,庞氏取水晚归,姜诗怀疑她怠慢母亲,便将她逐出家门。庞氏求住邻居家中,昼夜辛勤纺纱织布,换钱买好吃食托邻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婆婆知道了庞氏被逐之事,令姜诗将其请回。庞氏回家这天)院子旁边忽然涌出泉水,味道与长江水相同,每天还有两条鲤鱼从中跃出,庞氏便用这些供奉婆婆。

本文内容摘抄自互联网,只做模板演示使用,无其它用途,如您觉得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发送邮件至2012553798#qq.com反馈,本站将立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sirwk.com/gushi/76b7a3a5cf67f3c4fcde3a8b39dab7be.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工作日:9:30-18:30,节假休息

关注我们